刚刚过去的“3·21世界睡眠日”,一份由某调查机构出炉的“中国睡眠指数白皮书”成为焦点。该份“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成都人每日平均在早晨7点16分醒来,夜里10点18分入睡。同时,该份白皮书调查得出,成都睡眠指数得分61.9,刚过及格线,和上海同属“浅睡城市”。“白皮书”解释说,“浅睡城市”意味着城市睡眠环境不佳,居民的睡眠现状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夜里10点18分入睡”这一调查结果,很多成都网友在网上大吐槽:“成都人晚上10点过就入睡了啊?看来我给家乡拖后腿了。”“晚上10点过睡觉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晚上10点还正在回家的路上呢,一般零点之后才睡觉。”在各种不赞同的声音背后,不少成都网友还是坦承,晚上睡眠不佳,确实是一个事实。
如何告别“浅睡”状态,让晚上的睡眠更好呢?
装修 配合家具保持简洁明快
“卧室作为休息的场所,在装修风格上应该以简洁明快的风格为主。”设计师认为,卧室一般有睡眠、梳妆、贮藏等功能性的要求,但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卧室基本的休息功能,因此,卧室环境的打造首先要求舒适、安静,选择简洁明快的装修风格。
此外,卧室各种家具的摆放还是非常有讲究的。杨杰认为,睡眠区应设置在卧室的最佳位置。床放在中轴线上,床头柜对称放置,将床头靠墙,三面留出一定的空间,既方便上下床,又便于整理被褥。如果室内面积宽敞,可利用家具的摆放划分睡眠区和较为明亮的活动区。应注意不要把床放在进门的对面,如果进门就见床,显得不雅观,还会干扰在床上休息的人。床也不宜正对窗口,那样清晨明亮的光线会影响睡眠。在卧室入门的一侧摆放一个或一对单人沙发,以供主人休息,读书。梳妆台除配置镜子外,应有梳妆照明灯。梳妆照明的灯光台可床并排安置,不宜将镜面正对床,这样会反射的强光,令人不舒服。衣橱最好选择用组合式和嵌入式,造型美观,功能多样,充分节约了室内空间。组合家具可与床并排安放,也可安放在床对面的墙前。
光线 卧室照明应柔和温暖
设计师潘彦认为,卧室采用的灯光应该尽量柔和、温暖,营造轻松的氛围。对于床头灯的选择,潘彦表示,床头灯应保持光线的柔和性。床头灯的光线要柔和,并不是说要把亮度降低,因为偏暗的灯光会给人造成压抑感,而且对于有睡前阅读习惯的人来说,则会损伤视力。一般床头灯的色调应以泛着暖色或中性色的为宜,比如鹅黄色、橙色、乳白色等。
在选择床头灯灯饰的款式时,就要注意灯罩的材质是否能起到柔化灯光的作用。比如采用磨砂玻璃、羊皮纸、PVC材料、绢布等做成的灯罩,其半透明的质地能够把卧室烘托出一种半明半暗、光影斑驳的温馨氛围,让人的内心感到平和而沉静。人们在半夜醒来时,往往对光很敏感,在白天看来很暗的光线,夜里都会让人觉得光线充足,因此,床头灯的造型应以舒适、流畅、简洁为宜,色调要淡雅、温和。
此外,合理地选择卧室窗帘,也显得比较关键。对于入睡前需要很暗环境的人,可以采用遮光的窗帘或窗贴,麻质或其他厚布料都可以;也可以使用百叶帘。如果睡时需要一些灯光或喜欢醒来时有阳光从窗外射入,可以采用质地轻薄的窗帘,或者可滤光的罗马帘;另外,可半开的垂直帘也是不错的选择。
入睡习惯 睡前一小时“不插电”
良好的卧室氛围,配以良好的入睡习惯,会让你的睡眠质量变得更高。现在不少人在睡前喜欢玩耍手机,刷微博,上网看新闻等。对此,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专家周波表示,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睡前习惯,容易使大脑皮层活跃,不易入睡,影响睡眠质量。最好的办法是在睡前1小时就远离这些电子产品。
睡前一小时“不插电”,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对睡眠质量的提升有较好的改善。除此之外,根据个人的爱好,可以在卧室使用一些精油和香薰。适合卧室使用的精油包括洋甘菊、天竺葵、熏衣草、鼠尾草、柠檬等,这些精油有让人放松的效用,特别是熏衣草,可以让卧室拥有令人放松的气场,对睡眠很有帮助。
色彩 浅色比较“安全”
卧室的总体色调应以宁静、和谐为主旋律。设计师韩峰认为,卧室整体色彩主要是看个人喜好,比较“安全”的做法是用浅色(白、米、灰、褐)作为基调,同时按照个人爱好添加各种图案和质地的饰品(比如靠垫、窗帘、各种摆饰等)来增加情趣。浅色的优点在于容易搭配配饰,可以根据季节来装饰,也可以放心地加入其他色彩元素。而暖色系(红、橙、黄)则能让室内充满温暖。同时,还要考虑到房间的朝向。朝南向阳的房间用冷色系较好;而朝北较暗的房间用暖色较好。
另外,面积较大的卧室,选择墙面装饰材料的范围比较广,任何色彩、图案、冷暖色调的涂料、墙纸、壁布均可使用;而面积较小的卧室,选择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小花、偏暖色调、浅淡的图案较为适宜。应充分考虑到房间的大小、光线、家具的式样与色调等因素,使所选的装饰材料在花色、图案上与室内的环境和格调相协调。一般说来,中老年人的卧室宜选用偏蓝、偏绿的冷色系,图案花纹也应细巧雅致;儿童房间的颜色宜新奇、鲜艳一些,花纹图案也应活泼生动一点;年轻人的卧室则应选择新颖别致富有欢快、轻松感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