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桌类家具与人体的美系来分,可分为与坐姿相配和站立相配两大类。设计与坐姿相配合的桌樊家具。关键在于掌握桌面的高度,这里指的高度不是指地面至桌面的总高。而是指以坐式用桌所配椅子的座面支承点的高低,并以它为基准。桌子的其他各都位尺寸,一般也需由这个基准点向上下、左右和前后来确定。对于立式姿势相配合的桌(台)类具家.由于使用者处于不带座椅的站立姿态,如讲台。工作台,售货柜台等,其桌(台)高的设计则应采用立位基准点,即人的脚后跟(地面)为基准点向上伸展来确定站立用桌(台)的功能尺寸。
至于兼有站、坐式基本形的桌(台)类家具,如营业账台的设计,通常是采纳坐式用臬基本形和立式用桌基本形的两种基本要求来进行综合设计的。
一、坐式用桌的设计要求
1、高度
桌高在坐式桌类家具中尤为重要,过高的桌子容易引起耸肩、低头和肘底于桌面等使用不适的弊病;过低则使人驼背和腹部受压丽引起肌内紧张,容易疲劳。
所以合理的桌高应与椅座高有一定的尺寸配台关系。使坐者能保持躯体正直,前倾角不大于30度,肩部放松,肘弯近于90度;能保持35~40厘米的视距;故设计桌高的合理方法应先有椅座高,然后苒加上桌面和椅面的高差尺寸,便可确定桌高,即:
桌高=座高+桌椅高差 (约1/3坐高)
桌椅高差是可以通过人体测量来确定的一个常数。一九七九年国际标准规定的桌椅高差为300毫米,但在具体应用时,要考虑我国实际使甩特点。我国国家标准统一规定了一个系列尺寸;桌面高700~760毫米,椅面高400~440毫米,这是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的过渡性措施。
倘若因工作性质或设备的限制必须使桌面增高。则可以加高椅座,并设足垫使得足垫与桌面之间的距离和椅座与桌面之间的高差保持正常高度。
2、桌面宽和深
桌面的宽度和深度尺寸是以人生时手可达的水平动作范围为依据,并考虑桌面的使用性质和可能置放物品的尺寸大小。如果是多功能的或使用时需配备其他物品、书籍时,还要在桌面上附加柜、架装置,如图4所示。这里,除了要依据手的水平活动幅度,还须雌手的竖向活现幅度去确定其尺度。
双人平行或双人对座形状的桌面尺寸,应使双人平行的动作互不影响(常采用隔板).双人对座还要考虑适当加宽桌面,以符合对话中的卫生要求等。
3、桌面下空间
为保证人在坐姿使用桌子时,下肢能在桌下放置与活动,桌面下的净空高度应高于双腿交叉时的膝高,并使膝部有一定的上下活动余地。通常桌面至抽屉底的距离直不超过桌衡高垫的1/2,即120~160毫米,因此桌子抽屉的下沿离开椅座的距离至少应有178毫米的净空,其宽度和深度则应保证两腿的自由活动和伸展。我国国家标准对桌类家具的桌面下空间,统一规定为净空高不小于580毫米;净空宽不小于520毫米。
4.视觉与桌面
设计桌类家具还需考虑人在使用桌子时,视点与桌(台)面之间要有合适的视距,以获取舒适的视野。
对于阅览桌、绘图桌、课桌的桌面,可以设计成约15度的斜坡,当视线向下倾斜60度时,则视线与倾斜桌面接近90度,文字和图面在视网膜上的清晰度就高,既便于书写,又使人的背部姿势较为垂直,减少弯腰和低头,从而减少疲劳。但倾斜桌面上不宜陈放物品,所以设计时要考虑实际使用要求。
此外,桌面的色泽与光亮度对人的视觉感受也有着很大影响。通常用于工作的桌面不宜采用鲜明色,这是因为过于鲜艳的色调易使人视力分散,并随照明度增高, 色的明度舍增加0.5~l倍,极易产生眩光,刺激眼睛,使视觉过早疲劳。
二、站立用桌(台)的设计要求
1、高度
设计站立用桌(台),如售货柜台、营业台、讲台、陈列桌和各种工作台等,其高度,是根据人站立姿势,和屈臂自然垂下的肘高来确定的。按我国人体的平均身高,站立用桌(台) 的高度以910~965毫米为宜,在适应于用力工作情况下的工作台,则桌面可稍降低20~50毫米。
2、桌(台)面下空间
站立用桌(台)的下部空间,通常是作存放物品的框休来处理,所以不需要留有腿部活动的净空。但为了适应人在使用时紧靠桌(台)的着力动作,需要在底部有置足的阻进位置,这个置足空隙,高度H通常为80毫米,深度D以50~100毫米为宜。
三、桌类家具造型与装饰手法
桌类家具的设计除了要满足功能和技术条件之外,还要求有一定的造型美及装饰表现,常见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线状和平面状
桌类家具大都由线状和平面状部件构成,如桌面板和支架等。在造型上,可以按桌类家具的不同设计要求,运用不同特征的线与面来取得各类桌子造型的变化。
不同形状线的表现特征,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直线给人易产生明快、有力的感觉;而斜线给人以方向性势感;曲线给人以运动感和节奏感。
不同形状的面,在造型上,其表现特征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等,是方向性较明确的平面形,又称肯定的平面形,由于它们的周边“比率”不变,从而表现为安定、端正,易于暇{1人的注意力。长力形是一种不肯定的平面形,常见的有“黄金比”(又称黄金分割,它是其中部分对全部等于其余部分对这部分的比,比值0.618)。由于这种比侧,给人的感觉极为舒适,因此,在桌类家具造型设计上被广泛使用着。
多边形则具有丰富的表现特征,边越多越给人以接近曲面的感觉。如果用正方形和圆形作为基本平面形,可以配列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形。
2、利用不同材料的质感
不同的材料,其质感是不同的。如木材材质具有美丽的自然纹理,给人以质韧、温暖之感;而金属材质则给人以明快、变动之感,竹藤、柳条边给人的感觉则是质朴。如果在桌类家具设计中,利用不同材料的质感之异,也可使桌类家具取得装饰效果,除了用同种材料外,还可用不同材料,相互配合,利用镀铬钢管支架和玻璃桌面相配合。以产生不同材料质地的对比感,使茶几的造型表现为更鲜明而雅致。
3、细部装饰
桌类家具的细部装饰包括桌面板装饰,桌子轮廓装饰线型和桌腿脚型变化。细部装饰的恰当运用,能使桌类家具具有简洁而不简陋;朴素而不贫乏的美感。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运用。
(1)、用术材的自然纹理作不同的排列拼贴,组成千变万化的拼花图案,用来装饰桌面等平面状部件,可取得醒耳,别致而富有装饰艺术感染力。拼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用同一形状的纹理作连续或倒置排列,还可以按十字形,菱形、正方形、席皱形和放射形等组成连续或对称形。
除此以外,刺用大理石、玻璃和塑料等材料傲的桌面板,若加以恰当的装饰处理,也同样能取得很好的装饰效果。
(2)、结合桌类家具的构造,用不同的装饰线型对桌于的轮廓和桌腿进行变化处理,也可以增强桌类家具的造型表现力。如利用纵、横槽线。借助翻凹阳凸,明暗衬托可获取桌类家具的装饰效果。在具体处理上,要依据各种桌子的不同造型风格和具体零部件,赋于不同的线型装饰。例如需表现朴素、清秀风格的桌子,宜采用秀丽流畅的曲线;需要表现庄重、深厚风格的桌子,则可采用棱角分明、刚劲有力的粗、直线型。
除此以外,对桌类家具的脚型进行多种变化,也可以取得理想的装饰效果。
(3)、在桌类家具的装饰处理上,还可以运用雕刻、镶嵌、车木、烙花以及胶粘等手法。但不论运用何种手法,都要注意繁筒得体,应依靠简洁的装饰以获得在统一中富有变化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装饰与实用的结合。